查看原文
其他

项目回顾 |心随星海,解说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

NEWECO新生态 NEWECO新生态
2024-08-30


2021年5月19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UNEP-WCMC)携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发布《保护地球报告》,最新数据表明,目前全球有所记录的陆地自然保护地和保留地面积为225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6.64%。在全球保护地体系中,国家公园是最为重要的类型,代表了一个国家最为珍贵的自然和文化资源遗产。2016年3月,《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正式发布,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始试点实践,同年6月,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挂牌。2017年,受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委托,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新生态工作室、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等相关机构,开展国内第一个以国家公园为主题的环境解说探索,历经3年的时间,2020年《心随星海皈自然——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区环境解说》正式出版。


项目名称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区环境解说

执行时间

2017~2019

项目地点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

项目类型

解说资源手册、解说出版物

内容策划

刘懿、王原、吴若宁、袁菁

视觉设计

成国强、何楚欣、李哲

合作机构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城市荒野工作室

项目标签

国家公园、环境解说、出版物



 01 
 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试点 

2016年设立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批准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试点。与我们现有的其他“公园“有很大的不同。这不仅是因为它的总面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并且是世界第三极“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和海拔最高的巨型国家公园;更在于它跟国内外其他国家公园的不同之处,作为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开启了一种崭新的自然保护模式。

地球上三江源国家公园所在的青藏高原位置示意图 © 新生态制图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范围,引自《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的模式探索中,非常关键的一项使命是如何实现“全民共享”。环境解说作为全球国家公园发展建设的重要经验,也是实现全民共享的有效途径。通过解说,让访客理解国家公园资源保护的价值和意义——作为国家和民族最有代表意义的资源——从而凝聚全社会在国家公园保护模式上的共鸣,进而激发更为广泛的保护意愿和行动。

这是新生态工作室参与到三江源国家公园环境解说项目中的契机。我们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携手,以黄河源区为试点,运用国际先进的环境解说理论,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环境解说的形式和方法。而三江源地区高寒、遥远、严苛的独特地理条件,更赋予我们的工作一个特别的使命,那就是为无法亲身来到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人们,去解说、描绘、揭示、传递那些最能代表我们国家和家园的雄峻山川、广袤大地,以及深植其中的民族之根。

▲ 截至2020年,中国国家公园试点的分布  © 新生态制图

黄河源区的平均海拔在4200-4800米,图为黄河源区的牛头碑 ©摄影师 张树民

▼ (请横屏观看)黄河源头与黄河流域的全貌遥感地图  © 新生态制图


 02 
 用环境解说的视角理解国家公园 

如何将这片巨大土地的价值和意义以合适的方式呈现给公众?在这片12.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论是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生物资源、悠远历史和民族文化,都蕴藏着无数让人心生神往的故事。国家公园的解说该如何对此进行挖掘、筛选和提炼?当我们从黄河源地区开始这项工作时,面对的正是这样巨大的挑战。而最终,我们用环境解说的方法给出了一种回答。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解说系统构建  © 新生态制图

通过多元化行业团队的结合,挖掘最具特色、最大丰富度的国家公园特有故事:与我们同行的科考队员从地质演变到生物多样性的丰富解读,让我们真正走进这片旷野,长期驻扎于此的NGO团队和社区居民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国家公园的在地视角,摄影师和插画师的加入则为呈现黄河源头的独特气质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素材……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为国家公园的资源梳理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在此基础上,我们更进一步用一套系统化的解说主题框架,为国家公园面向不同人群的解说搭建灵动而丰富的故事舞台,以此呼应三江源头的多元意义。它是世界上最为壮观和意义深远的地质景观;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水源涵养地和巨型水塔;它栖居着千余种野生动植物,塑造出地球上最特别的生命家园;它同样是人类最特别的家乡,从数万年前到今天,这里的人们始终维持着对自然的尊重而与之共存……经过反复推敲、挖掘甚至拷问,我们最终为黄河源区的环境解说提炼出五个不同主题和它们所涵盖的具体解说资源。

▲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区的解说主题体系及解说内容结构分析 © 新生态制图



 03 
 心随星海皈自然—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独特故事 

黄河源的意义不只是河源本身,更是塑造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自然之源,是中华民族最朴素、最自然的信仰寄托之地。在解说资源梳理和凝练的基础上,我们将工作成果变成了《心随星海皈自然》这本国家公园解说手册。它的名字寄托着一种虔诚的情愫,也希望为公众讲述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区背后独特的故事。

▲ 项目成果《心随星海皈自然》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区环境解说手册:有限的篇幅里,我们用图解、科学插画和文字结合的方式,向公众讲述一个真实而超乎想象的国家公园

“世界第三极”的地景见证
这里是世界上最为壮观和意义深远的地质景观。三江源所在的青藏高原自数千万年前开始隆起,塑就了地球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这片“世界屋脊”上拥有世界最为壮丽的高山与峡谷,孕育出众多江河,更在地球尺度上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 俯瞰“地球第三极”主题图解:解读青藏高原对中国中部和东南地区的气候影响  © 新生态制图

▲ 青藏高原隆升史 © 新生态制图

▲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区主要山系与湖泊分布 © 新生态制图

▼ (请横屏观看)黄河源区海拔5000米的巴颜喀拉山,藏语“职权玛尼木占木松”为祖山之意,是长江与黄河在源头地区的分水岭 ©摄影师 冶青林

“中华水塔”的天赋资源
这里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川流不息的生命源泉。三江源地区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水源涵养地和巨型水塔;在其中的黄河源区,星星点点的湖泊与湿地让这里成为黄河最为夯实的水源地。黄河之水从这里流出,开始世界第五大河的漫长旅程,沿途一路冲刷、哺育,最终塑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

作为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水源地,青藏高原素有“高原水塔”的美誉。隆升的高原阻隔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气流的同时,也通过一条条峡谷形成的巨大收缩力,将这些暖湿气流汇聚到青藏高原之上。携带大量水汽的暖湿气流沿着高原攀升并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相遇,并最终形成降水汇聚在三江源地区的平缓土地上,形成了这里纵横的河流、众多的湖泊,和广泛分布的沼泽与湿地,进而奠定了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三条世界级河流的基础。

▲ 河源之水主题图解:解读黄河源区独特的生态环境特点 © 新生态制图

▲ 三江流域概况图解  © 新生态制图


▲ 黄河源区牛轭湖现象的形成过程图解 © 新生态制图

▲ 黄河源头的扎陵湖和鄂陵湖 ©摄影师 王建军

严苛高原的坚韧生灵
这里是地球上最特别的生命家园。高原独特的气候与环境条件,让生命在这里走上了与平原截然不同的进化道路:如精灵忽现的绿绒蒿、不起眼但结构精巧的点地梅、艳丽多姿的马先蒿……植物在种类、形态等各方面都显示出惊人的多样性;被誉为高原之舟的野牦牛,长途迁徙的藏羚羊……独特的野生动物资源则是三江源的另一特色。
▲ 河源生机主题图解:展示广阔高原环境上栖息的众多野生动物

▲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 © 新生态制图

▲ 高原植物独特的生存智慧图解 © 新生态制图

▲  黄河源区野生动物的插画 © 新生态制图 (向左滑动显示更多)

虔诚守护的生生不息
这里同样是人类最独一无二的家园。人类在这里生存繁衍的时间可以上溯到数万年前:他们从山川湖泊中寻得信仰,视自己为世界的过客;在中华辽阔版图的一隅,却见证中华的形成和历史的前进;更让人感慨的是江源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自然共生的传统智慧,给予我们今天的文明以不同的启迪……

据科考发现,远在新石器时期,黄河源头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辽阔的草原为高原民族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础,牧民们在历代的放牧传统中总结出了一套既能够保证牲畜生长,又能够保证草原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方法。高山草原上是制作简单、便于移动的帐房,他们穿着暖和的藏袍,吃糌粑和肉,用牛粪来做燃料。这些,都是牧民们在高原环境下智慧的凝练。

▲ 河源地区的生活主题图解:人与荒野的共生,这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与美国、加拿大等地国家公园的重要区别

▲ 黄河源区重要的历史遗址分布图  © 新生态制图

▲ 牦牛与牧民的关系图解  © 新生态制图


国家公园的引领创新
我们同样把解说视角放到了当下三江源国家公园作为试点最独特的使命上。这其中既涉及国家公园“九龙治水”的管理难题,也有社区居民身份转型中的生计问题。而最终,围绕三江源保护与建设的各项努力,都将以国家公园这一体制沉淀下来,“向全世界展示面积最大、海拔最高、自然风貌大美、生态功能稳定、民族文化独特、人与自然和谐的国家公园”。

▲ 除了国家公园,黄河源区还具有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水利风景区等多重属性  © 新生态制图

▲ 黄河源区的牧民成为今天国家公园的生态管护员 © 摄影师 陈璘(WWF)


 04 
 构建国家公园与公众的连接 

从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1872年在美国成立以来,这种保护荒野的方式在全世界经历了100余年的发展,成为人类与自然寻求和解的重要一环。在快节奏的媒体时代,我们的注意力似乎越来越短,热点话题不断出现又消失,而国家公园,值得我们更加持续和深远的关注。

这正与今天我们迎来的新时代所呼应。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开始启动的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是我国在新世纪里生态保护方面最重要的行动之一,它彰显着我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决心。而无论从空间地理、文化政治版图或是体制的探索上,三江源国家公园都是中国国家公园体系中当之无愧的起点。

国家公园将会成为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或许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亲身体验和参访这些地方,特别像三江源这样的国家公园,它独特的地理海拔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也不适合所有人的亲身参访。但我们期待它和我们每个人能够形成更加亲密的关系,希望江河源头的纯净和野性能够在这个迅速发展的世界里予以我们沉淀以及启迪。解说国家公园,探寻它们的独特故事,这正是我们走入三江源这片土地的初心。

▲  项目团队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区现场 (左滑动查看更多)

*注:文中所有图片来自三江源黄河源区环境解说手册项目成果,除摄影师标注名称外不再单独标注。

刘懿新生态工作室咨询策划总监《心随星海皈自然》 副主编复旦大学硕士从事生态旅游与解说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关注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解说系统在环境教育中的多元应用,拥有丰富的区域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项目顾问经验。研究领域包括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解说系统规划设计。近年来曾负责及重点参与了三江源国家公园、钱江源国家公园、江苏同里国家湿地公园、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铜仁白鹭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十余处国家级自然目的地的解说系统规划与设计工作。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NEWECO新生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